门诊时间:
周一至周日:
夏令时:
上午:7:30-11:30
下午:2:00-5:00
冬令时:
上午:8:00-11:30
下午:1:30-5:00
首页 >> 健康教育 >> 今日处暑

今日处暑

发布时间:2017/8/23 14:51:04 次浏览 分类:健康教育

处暑,中国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四个节气秋季的第二个节气。

处暑不同于小暑、大暑,也不同于小寒、大寒节气。

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度的节气。
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七月中,处,止也,暑气至此而止矣。”

处暑的“处”是指“终止”,处暑的意义是“夏天暑热正式终止”。

 

处暑三候

 

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:处暑第一侯:鹰乃祭鸟(20170823-20170828);处暑第二候:天地始肃(20170828-20170902);处暑第三候“禾乃登”(20170902-20170907)

 

鹰乃祭鸟

 

“一候鹰乃祭鸟”是指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,并且先陈列如祭而后食。

 

天地始肃


“二候天地始肃”是指接着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,充满了肃杀之气。古时有“秋决”的说法,即是为了顺应天地的肃杀之气而行刑。《吕氏春秋》上说:“天地始肃不可以赢。”即是告诫人们秋天是不骄盈要收敛的季节。

 

禾乃登


第三候“禾乃登”的“禾”指的是黍、稷、稻、粱类农作物的总称,“登”即成熟的意思,意思就是开始秋收。

 

处暑习俗

 

祭祖迎秋

 

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。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,俗称“作七月半”或“中元节”。

 

放河灯

 

河灯也叫“荷花灯”,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,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,任其漂泛。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。

 

出游迎秋

 

处暑之后,秋意渐浓,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。处暑过,暑气止,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,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。民间向来就有“七月八月看巧云”之说,其间就有“出游迎秋”之意。


处暑饮食

 

处暑吃鸭子


老鸭味甘性凉,因此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,做法也五花八门,有白切鸭、柠檬鸭、子姜鸭、烤鸭、荷叶鸭、核桃鸭等。北京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传统,一般处暑这天,北京人都会到 店里去买处暑百合鸭等。日本有泼水降温的习俗, 从大暑到处暑的 1 个月时间内,日本各地都会组织泼水降温。

 

处暑少辛增酸

 

处暑时节要多吃酸味水果,如山楂、葡萄等,而像西瓜这类大寒的瓜果,则要少吃或不吃了。“少辛”是因为味辛的东西具有发散的作用,会导致人体出汗,随后身体变凉了,所以处暑后不宜吃辣椒、花椒、姜等辛热食物,更不宜吃烧烤食物。

 

除此之外,还可以尝试“一咸一甜”的方法。在白开水中加少量盐,少量多次饮用,可减少水分流失。蜂蜜具有润肺、养肺的作用。“朝朝盐水,晚晚蜜汤” 这句话,讲的就是秋季养生之道。

 

不宜过早开始“大补”

 

为了驱火祛暑,人们在夏天常吃一些苦味食物或者冷饮,往往会导致脾胃功能有所减弱,所以如果一入秋就大量食用过于滋腻的补品,脾胃一下子 适应不了,很容易引发消化不良。

 

我们进补时最好选择那些“补而不峻”、“润而不腻”的平补之品,这样既营养滋补,又容易消化吸收。其中蔬菜如:胡萝卜、冬瓜、银耳、茭白、 南瓜、藕、百合、山药、白扁豆、荸荠、番茄、荠 菜、平菇等;水果、干果如 :梨、柿子、柑橘、香 蕉、芡实、莲子、桂圆、花生、栗子、黑芝麻、核桃、红枣、梨等;水产、肉类则可用:黄鳝、海蜇、海带、 蛇肉、兔肉等。抵抗力差、患有慢性疾病的人,最好不要擅自选择补品,而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补,以取得更好的进补效果。


处暑养生

 

适当“秋冻”


处暑时节,暑气逐渐散去,凉意渐生,这时候穿衣保暖就成了一个重要话题,民间有“春捂秋冻,不生杂病”之说。

 

“春捂秋冻”是古人根据春秋两季气候变化特点而提出的穿着方面的养生原则,但在现实生活中,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,不能死搬硬套,冻得适度才行。秋冻”还要因人而异,老人和孩子的抵抗力弱,代谢功能下降,血液循环减慢,既怕冷又怕热,对天气变化非常敏感,更应及时增减衣服。


“秋冻”不仅局限于未寒不忙添衣服,还可引申为秋季的其他养生保健方面,如睡觉不要盖得太多,以免导致出汗伤阴耗津。

 

早睡早起


处暑时节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,起居作息也要相应调整。此时节,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,一般而言,秋季睡眠以晚上9点至10点入睡,早晨5点至6点起床为宜,中午时分应注意午休,有利于保养精气。

 

预防“秋燥”


处暑养生,防秋燥是重点。

 

中医认为,秋主燥,燥热耗气伤阴。气虚导致四肢无力、神疲懒言;阴虚则可见咽干、口干、鼻子干。另外,处暑前后,中午气温仍然很高,暑湿较重,脾被湿困住,也容易感到疲乏。

 

秋季燥邪当令,秋分以后为凉燥,秋分以前因有暑热余气,故多见温燥。病症多表现为头疼、少汗、口渴、干咳少痰、咽干不适、手脚心热等,易与上呼吸道感染混同,这种具有明显季节性的不适,主要与久晴少雨、秋阳暴烈的气候有关。此外,处暑期间某些疾病,如支气管扩张、肺结核等,在“秋燥”的作用下也易复发或加重。因此,处暑时节自我保健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预防“秋燥”。

 

“秋燥”并不可怕,一般都比较轻,治疗也比较容易,但家庭护理和调养十分重要,否则可能会缠绵不愈。“秋燥”原因很多,而饮食不当是一个重要的诱发因素。初秋时节饮食应突出“清润”,即养阴清燥,润肺生津。

 

预防“秋燥”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重视精神调养,要尽可能地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一切事养物,以适应秋季收敛之性。

 

睡子午觉

 

处暑前后,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,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。此时生活应相应调整,尤其是睡眠要充足,才能缓解秋乏。具体来说,应该改掉夏季晚睡的习惯,每天早睡 1小时。特别是老年人,应“遇有睡意则就枕”。夜里 11~1点,中午 11~13 点,分别是子时、午时,老年人睡子午觉能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。

 

多伸懒腰解秋乏

 

早晚天气凉爽,可外出跑步、打拳、做操、爬山。平时多伸懒腰也有解秋乏的效果。下午工作学习时间长了,伸个懒腰,马上就会觉得神清气爽、舒服自在。即使在不累的时候,有意识地伸几个懒腰,也会觉得轻松。这是因为,伸懒腰能适当增加对心、肺的挤压,促进心脏泵血,增加全身的供氧。大脑血流充足了,人自然感到清醒、舒适。

 

除湿热 

 

处暑多暑多湿,人往往感到头重脑疼,则容易抑郁、焦虑、倦怠、胸闷、胃口不好。而对于体质湿热者来说,手心脚心常有发热感,且在湿气和热气交相作用下,容易便秘,大便显得黄而臭。

 

养脾胃

 

脾胃不仅能生化气血,脾又能统血,与妇科关系密切相关,要知道月经、怀孕、分娩、哺乳,都是以血为用。若脾胃虚衰,不能生血统血,则经、孕、产、乳诸疾,均可发生。具体来说,脾胃虚弱会导致很多疾病如:月经过少、过多、先期、后期、闭经、崩漏、经前泄泻等,带下不止,子宫脱垂、不孕症等症状。

  

养肺气

 

肺所“主”的是呼吸之气和一身之气。秋季伤害了肺气,到了冬季就要发生飧泄(消化系统疾病)的病变,这是因为人在秋季养“收气”不足,到了冬季奉养“藏气”力量不够的缘故。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而言,处暑要多注意保养,以防呼吸疾病发作。


处暑坐功   

运动不宜太过,尽量选择运动量较小的活动,避免大量出汗,以伤阳气,如明. 高濂著《遵生八笺》中的坐功:每日寅时( 凌 晨 3 ~ 5 点 ),正坐,向左右转头,两手捶背各五到七次,然后牙齿叩动三十六次, 调息吐纳,吞咽津液。也可多做广播体操,打太极拳、散步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