门诊时间:
周一至周日:
夏令时:
上午:7:30-11:30
下午:2:00-5:00
冬令时:
上午:8:00-11:30
下午:1:30-5:00
首页 >> 健康教育 >> 基孔肯雅热 又是蚊子惹的祸!

基孔肯雅热 又是蚊子惹的祸!

发布时间:2017/9/1 10:00:48 次浏览 分类:健康教育

其实除了登革热,

蚊子惹的祸还有不少!


8月初,东阳市确认了两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。这名字有点拗口,小编读了两遍都没读顺口。一起来看看,这个基孔肯雅热是怎么回事?

 

01

基孔肯雅热是怎么传播的?

基孔肯雅热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。病毒主要通过人(灵长类)-蚊-人(灵长类)的方式循环传播,目前没有直接人传人的报道。


该病于1952年首次在坦桑尼亚发现,主要分布于非洲及东南亚热带及亚热带地区。 我国曾于80年代报道在云南人群中发现存在基孔肯雅病毒感染,近几年深圳、广东、宁波等地口岸相继在入境人员中检出基孔肯雅热病例。


和登革热一样,传播该病的蚊子主要也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。蚊子叮咬有病毒血症的人或动物后,病毒在蚊虫体内繁殖并到达唾液腺内增殖,经8~12天的外潜伏期(病毒在蚊子体内需要经过这么多天的繁殖后才开始有传染性),蚊子再叮咬人时,就把病毒传播给人造成感染发病。人在发病后2~5天内血液中含有较高的病毒,传染性强。

02

得了基孔肯雅热后有哪些症状?

人得了基孔肯雅热后,潜伏期一般为2~4天,长的可达7至12天。主要症状为突然发热、寒战、躯干部皮疹、严重关节痛和头痛等,部分病例可伴有恶心、呕吐、畏光、结膜充血、腹痛或出血症状。发热、皮疹等急性症状一般持续5至7天。


“基孔肯雅”这个名称音译自坦桑尼亚的斯瓦西里语,意思是“屈肢痛”,形容病人因严重的关节疼痛而蜷缩着身体的特征体态。关节痛多为多关节和游走性的,主要侵犯手腕、脚踝、脚趾等小关节,一般在皮疹之后出现,可持续数天或数月。


8月初,东阳市确诊了二例输入性(就是去别的国家带回来的)基孔肯雅热病例,发病前患者均有孟加拉国旅行史。

病例1,张某,7月19日与母亲前往孟加拉国考察,8月4日从云南入境,7月底在孟加拉国期间,患者母亲因发热、肌肉酸痛在当地医疗机构诊治3天后康复,回国途中患者出现全身关节疼痛、头痛、发热(最高39.5℃),畏寒,恶心、呕吐、腹泻等症状,当天即往东阳人民医院就诊,经检测患者血液标本基孔肯雅热病毒核酸也阳性。这是东阳历年来首次发现基孔肯雅热病例。

病例2,卢某,7月底前往孟加拉国,8月3日从广东入境,途中患者出现鼻塞、打喷嚏等感冒样症状,当时无自觉发热,8月4日晚上感觉头晕、疲乏无力、肌肉酸痛, 8月5日起开始发热,最高体温38.5℃,无呕吐、无腹痛、腹泻,无关节疼痛、无鼻衄、牙龈出血等症状,前往东阳市人民医院就诊,人民医院怀疑为 “虫媒传染病”,经疾控中心采样检测,患者血液标本基孔肯雅热病毒核酸阳性,结合临床症状、体征、流行病学史,诊断为基孔肯雅热。


在个别公众微信号上,小编发现了一个错误点:“国内没有传播这种病的蚊子”。

疾控权威人士要纠正这个错误:

能传播基孔肯雅热的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

我国其实也有。


埃及伊蚊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广东、广西、海南等省的局部地区,分布比较局限,而白纹伊蚊在中国的分布十分广泛,北至辽宁,南至海南、西至西藏都有分布。伊蚊能传播的疾病比较多,比如最近很火的登革热、会导致胎儿小头畸形的寨卡,还有黄热病、基孔肯雅热等等。


浙江省有白纹伊蚊分布,我省各县(市、区)在每年5~10月份开展白纹伊蚊幼虫密度布雷图指数(BI)监测,以评价当地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的传播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