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本网消息)
在日常生活中,抗菌药常常被视为 “万能药”,头疼脑热、嗓子疼、咳嗽,不少居民第一反应就是吃片抗菌药 “压一压”。然而,这种滥用抗菌药的行为正悄悄危害着我们的健康。
抗菌药 VS 消炎药:分清概念别混淆
很多人把抗菌药和消炎药混为一谈,实际上二者有着天壤之别。消炎药,医学术语叫 “抗炎药”,主要是针对炎症反应起作用,像布洛芬能缓解身体疼痛、红肿等炎症症状,用于减轻关节炎的疼痛或者退烧;而抗菌药,顾名思义是专门对付细菌感染的 “武器”,如阿莫西林、头孢类、沙星类药物等等,只有当身体明确被细菌侵袭,引发如肺炎、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时才会派上用场。身体局部的红肿热痛,若是由病毒感染(如普通感冒多数由病毒引起)或非感染性因素(如运动损伤)导致,使用抗菌药不仅无效,还如同对牛弹琴,平白让身体承受不必要的风险。
滥用抗菌药的危害:看不见的健康 “雷区”
01耐药危机:这是滥用抗菌药引发的最严峻后果。每次不合理使用抗菌药,都像是给细菌进行了一次 “特训”,让那些抵抗力强的细菌存活下来,并繁衍出更强大、更耐药的后代。长此以往,当真正遭遇致命细菌感染时,原本有效的抗菌药可能就会 “束手无策”,像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(MRSA)感染,治疗难度极大,甚至危及生命,而这背后往往是多年抗菌药滥用埋下的祸根。
02肠道菌群失衡:人体肠道内居住着数以万亿计的细菌,它们相互制衡,维持着肠道生态平衡。抗菌药不分青红皂白地进入肠道,在杀灭有害菌的同时,也会误杀大量有益菌,破坏菌群结构。这可能导致腹泻、腹胀、消化不良等肠道功能紊乱症状,严重时还会引发艰难梭菌感染,出现严重腹泻、发热甚至危及生命的伪膜性肠炎。
03过敏反应及毒副作用:抗菌药过敏可不是小事,轻者皮肤瘙痒、起疹子,重者可能出现喉头水肿、呼吸困难,甚至过敏性休克,危及生命。此外,部分抗菌药长期或过量使用还存在肝肾毒性,如庆大霉素若不合理应用,会损害肾脏功能,日积月累,肾脏这台精密 “过滤器” 的功能就会大打折扣。
正确使用抗菌药:三个关键原则
01遵医嘱是铁律:专业医生通过详细问诊、体格检查、实验室检验(如血常规看白细胞是否升高、细菌培养确定病原菌种类)等综合手段,才能精准判断病情,该不该用抗菌药、用哪种、用多久,医生心里有 “一杆秤”。即便是常见的呼吸道感染,不同病因(病毒、细菌、支原体等)处理方式截然不同,千万别凭借 “久病成医” 的经验擅自用药。
02用足疗程不随意停药:一旦开始使用抗菌药,必须按照医嘱完成整个疗程,哪怕症状已经明显好转。这就好比打扫战场,不能只看到表面敌人被击退就收兵,残余细菌若没被彻底消灭,很容易卷土重来,而且再次发作时细菌可能已产生耐药性,更难对付。
03谨慎存放妥善处理:家中备用的抗菌药要放在儿童不易接触到的地方,避免误服;过期、变质的抗菌药千万别心疼,应作为有害垃圾妥善处理,不能随意丢弃,防止污染环境,让残留药物流入不法渠道。
抗菌药是对抗细菌感染的有力武器,但只有在正确的时间、以正确的方式使用,才能发挥最大威力,守护我们的健康。下次身体不适,让我们先冷静思考,把用药的决策权交给专业医生,远离滥用抗菌药的误区,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。
图文来源:自媒体宣传中心